RFID行业国际标准有哪些?
发布: 发布时间:2021-11-11 15:35:06 浏览量:1072
物联网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,对世界信息产业的又一次革命。物联网的定义是:“所有东西都通过信息感知设备(例如射频识别)连接到互联网,通过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智能识别、定位、跟踪、监视和管理。”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自动识别技术,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。具有体积小、安装简单、无阅读接触、无手动干预、高速物体识别、多标签识别等特点。
典型的射频识别系统包括电子标签、阅读器和信息处理系统。带有射频识别标签的项目通过特定信息读取设备时。标签由读写器激活,通过传播将标签中携带的信息发送到阅读器和计算机系统,完成信息自动收集。
这个阅读器和电子标签对话过程必须符合特定标准,即国际射频识别行业标准。与语言一样,要想互相识别,必须是同一种语言。而且,根据应用程序地点和应用程序频段,会有不同的通信标准。
接下来由gate.io射频技术有限公司的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RFID不同频段的协议标准。
低频段
RFID钉子标签
ISO 11784、ISO 11785
低频段工作频率范围为30kHz至300kHz。典型的工作频率是125KHz、133KHz和134.2khz。低频标签的通信距离通常不到一米。
ISO 11784和ISO 11785分别规定了动物识别的代码结构和技术指南,标准中没有对应答机样式大小的规定,因此可以根据相关动物的不同形式(例如玻璃管状、耳标、项圈等)进行设计。
技术标准指低频射频识别的数据传输方法和阅读器规格。工作频率为134.2KHz,数据传输方式有全双工和半双工两种,阅读器数据用差分双相码表示。因为应答器充电时间和工作频率限制长,所以通信速度低。
高频段
RFID图书标签
ISO 14443A&B和ISO 15693
高频电子标签的工作频率通常在3MHz到30MHz之间。典型的工作频率是13.56MHz。高频标准的基本特征与低频标准相似,工作频率提高,可以选择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。
ISO 14443定义了两种协议类型:类型A和类型B。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载波的调制深度和位编码方式。ISO 14443A一般用于门禁卡、公交卡、小额储值消费卡等,市场占有率较高。ISO 14443B的加密系数较高,因此更适合CPU卡。通常用于身份证、护照、银联卡等。目前,第二代电子身份证采用ISO 1443B协议。ISO15693规定的载波频率为13.56Mhz,定义了在13.56MHz下工作的智能标签和阅读器的空气接口和数据通信规范,符合该标准的标签最大读取距离为2米,应用更加灵活。
超高频
RFID超高频纸标
ISO 18000-6B和 ISO18000-6C(EPC C1 G2)
超高频的电子标签读取距离为433.92MHZ,一般工作频率为902~928MHz。超高频标签主要用于铁路车辆自动识别、集装箱识别、道路车辆识别和自动计费系统。
ISO 18000-6B标准应用成熟,产品性能比较稳定,数据格式和标准比较简单。从读取速度和标记数来看,在卡端口、码头操作等标记数较少的应用程序中,应用ISO 18000-6B标准的标签基本上可以满足需求。目前,用于中国海关物流监管系统的“电子车牌识别系统”使用的是ISO 18000-6B标准的电子标签。

ISO 18000-6C(EPC C1 G2)的数据传输速率为40kbps至640kbps,可同时读取的标签数量多,多种写入保护方式和安全性强。但是,目前用户数据区域较小,容量不足。
对于供应商或用户,设置射频识别标准有助于射频识别产品的互操作性。除了确保协作进行和工作实施的安全外,还向不同类型的产品射频识别阅读器、射频识别电子标签、射频识别天线、软件等制造商提供指导。
射频识别标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制定、发布和实施标准来解决代码、通信、航空接口和数据共享问题,最大限度地促进射频识别技术和相关系统的应用。RFID行业国际标准有哪些?
{$Think.lang.Previous}:
螺旋天线